"「中國青銅龍」羅浮宮的鎮館之寶-戰國時期的青銅螭龍是1914年在中國被發現並被非法流失海外的-龍的四肢強健,爪利如刀,肌肉線條清晰,背部張開雙翼,眼神銳利,彷彿隨時能飛翔。 身上的紋飾工藝精緻,近距離觀察令人震撼。頭部長有角,口部類似鱷魚,獠牙突出。肩和腿上的翼造型栩栩如生。 推測它可能源自古燕國宮廷-虎身和雙翼的形態與我心中的中國龍形像大不相同,反而更像西方的龍。《花木蘭》中的神龍造型就是參考了這件文物-河北易縣的農民在耕作時意外發掘了該雕塑,並將其以400銀元賣給了一名比利時商人-幾番轉手流落海外
「中國青銅龍」成了羅浮宮的鎮館之寶,它是否也想家了呢?曾400元被賣出_文物_流失_藝術
「中國青銅龍」成了羅浮宮的鎮館之寶,它是否也想家了呢?曾400元被賣出
"「中國青銅龍」成了羅浮宮的鎮館之寶,它是否也想家了呢?曾400元被賣出_文物_流失_藝術" https://www.sohu.com/a/757365499_121124800
在阿布達比盧浮宮參觀時,我被一尊青銅龍雕像深深吸引。
它位於展廳中心,姿態威猛卻顯得柔軟可愛,充滿活力。
展品說明顯示,這件作品鑄造於戰國時期的燕下都。
這尊巨大的青銅龍雕塑,重達36斤且高度為65厘米,是迄今發現的最大型的單體龍雕。
龍的四肢強健,爪利如刀,肌肉線條清晰,背部張開雙翼,眼神銳利,彷彿隨時能飛翔。
身上的紋飾工藝精緻,近距離觀察令人震撼。頭部長有角,口部類似鱷魚,獠牙突出。肩和腿上的翼造型栩栩如生。
推測它可能源自古燕國宮廷。
這件青銅龍頗受西方人喜愛,據說好萊塢動畫《花木蘭》中的神龍造型就是參考了這件文物。
這尊龍擺出了似探頸而又似虎踞的姿態,融合了許多中國元素,如鹿角、魚鱗和鰭等。
但其虎身和雙翼的形態與我心中的中國龍形像大不相同,反而更像西方的龍。
經我和朋友的研究發現,歷史學家傅振倫的文章證實了這件戰國時期的青銅螭龍是1914年在中國被發現並被非法流失海外的。
河北易縣的農民在耕作時意外發掘了該雕塑,並將其以400銀元賣給了一名比利時商人。經過幾番轉手,這件珍貴的文物最終抵達歐洲。
2017年,隨著阿布達比盧浮宮的開幕,這座中國神龍成為了館藏亮點,震撼了全球,成為宮內的鎮館之寶。
"「中國青銅龍」成了羅浮宮的鎮館之寶,它是否也想家了呢?曾400元被賣出_文物_流失_藝術" https://www.sohu.com/a/757365499_121124800
「中國青銅龍」成了羅浮宮的鎮館之寶,它是否也想家了呢?曾400元被賣出_文物_流失_藝術
漢 鎏金青銅龍首, HAN DYNASTY (206 BC–220 AD) | Christie's
「中國青銅龍」羅浮宮的鎮館之寶-戰國時期的青銅螭龍是1914年在中國被發現並被非法流失海外的-龍的四肢強健,爪利如刀,肌肉線條清晰,背部張開雙翼,眼神銳利,彷彿隨時能飛翔。 身上的紋飾工藝精緻,近距離觀察令人震撼。頭部長有角,口部類似鱷魚,獠牙突出。肩和腿上的翼造型栩栩如生。 推測它可能源自古燕國宮廷-虎身和雙翼的形態與我心中的中國龍形像大不相同,反而更像西方的龍。《花木蘭》中的神龍造型就是參考了這件文物-河北易縣的農民在耕作時意外發掘了該雕塑,並將其以400銀元賣給了一名比利時商人-幾番轉手流落海外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