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農曆八月初三(即9月24日)是姜子牙3164歲壽辰,桃園姜太公廟在9月20、22、24日這三天有祈安植褔三獻法會等系列活動--桃園姜太公廟
祈褔植安三獻法會 慶姜太公3164壽辰 【桃園訊】農曆八月初三(即9月24日)是姜子牙3164歲壽辰,桃園姜太公廟在9月20、22、24日這三天有祈安植褔三獻法會等系列活動,綜藝天后白冰冰將率旗下藝人獻藝祝壽,好農巿集攤商十多輛「胖卡」來逗陣,姜太公今年聖壽慶典褔澤廣被,活潑熱鬧。 位在桃園巿八德區的桃園姜太公廟恭祝姜太公壽辰系列文化活動,除了虔敬祈褔祝壽團拜,還增加輕鬆活潑具娛樂性活動。 壽辰系列活動從9 月20日(農曆7月29日)開始暖場,當天下午16:30起在寺廟廣場前有「好農巿集農特產品展售會」,分別由八德、大溪兩農會及桃園巿政府農業局輔導的十多位青創好農們開著具特色的「胖卡」攤車,載著自產優質的各色農特產品和美食到場展售,帶動首波祝壽人潮。 緊接著自18:00起,電視熱播的「超級冰冰秀」主持人白冰冰走出螢光幕,親臨現場主持祈褔晚會,為姜太公9 月24日的(農曆八月初三)3164歲聖辰暖壽。 「超級冰冰秀」節目從棚內移到棚外,白冰冰和藝人們共同祝禱,還使出混身解數獻藝,表演一場聲光十足的歌舞秀,熱熱鬧鬧娛樂大家,也讓姜太公褔澤披及八方。 「好農巿集農特產品展售會」及「超級冰冰秀」都進行到晚上21:00 為止。 桃園姜太公廟主任委員邱守德敬邀大家熱烈參與,共享褔蔭。 9 月22日(農曆八月初一)早上08:00起到16:00止,莊嚴肅穆又虔敬的祈安植褔三獻法會展開,且持續一整天,為信眾、為國人、為台灣祈求褔澤庇佑。 9月24日(農曆八月初三)是姜太公壽辰日,一早從09:00起有聖壽團拜大典,各機關團體、友宮、友廟團拜祝壽,在寺廟廣場上還有布袋戲酬演。 9月24日重頭戲還包括有擲筊選丁未年值年爐主,擲筊時間是11:30到12:00,只有30分鐘,有意爭取的信眾要把握時辰。...
中國官方神仙體系/西周(周王朝禮制)「五祀」:司命、司中、司祿、司灶、司彭(出自《周禮》)。明清官方神祇體系(最完整的官定神系):郊祀:昊天上帝(天)、后土(地)、日月星辰。 山川:五嶽、四瀆、名山大川。 社稷、風雲雷雨神。 文廟(孔子)、武廟(關帝)、城隍、灶神等。
一、夏商周禮制中的「官方神祇」 夏代(文獻少,主要靠後人記載) 《尚書》僅見「祭于上帝」「配祭羲和、四岳」等,推測已有「上帝」「四方」「日月星辰」等官方祭祀對象。 商代(甲骨文、青銅器銘文為證) 最高神:帝(上帝)。 天體:日、月、星辰。 自然:風雨、山川、河神(特別是黃河支流)。 祖先:王族祖先神,地位與帝並列。 👉 商王朝祭祀體系是「帝 + 自然神 + 祖先神」三位一體。 西周(周王朝禮制) 以「昊天上帝」為最高天神。 「五祀」:司命、司中、司祿、司灶、司彭(出自《周禮》)。 「五岳」「四瀆」:國家祭祀制度,地祇神化。 「日、月、星、辰、四時」:在《周禮》《周易》多次提及。 👉 周王朝建立了後來中國禮制神系的雛形。 二、戰國時期(楚、齊之外的官方/半官方神祇) 秦國 《史記·封禪書》記秦始皇「東巡齊魯,祭八神」。 秦始皇在嵩山、泰山、東海等地行封禪大禮,確立「天地山川」官方神格。 八神體系(雖不確定內容),屬官方祭典的一部分。 楚國(楚簡出土文獻) 「上下、內外鬼神」「至上神」「日、月、四時」祭祀。 東皇太一:楚祀的最高神(與太一、昊天概念相近)。 👉 楚系神祇帶有濃厚方術、巫文化特色。 三、秦漢帝國確立的「國家神系」 秦漢初期 皇帝以「天帝/昊天上帝」為至高祭祀。 秦漢均承襲「五嶽、四瀆、日月、四時、社稷」為官方祭祀。 漢武帝後 著名的「封禪泰山」,祭昊天上帝。 國家祭祀「天地、日月、星辰、山川、社稷」。 開始吸納「太一」「五帝」等方術化神靈入禮制(受陰陽五行影響)。 👉 漢代之後形成「天帝-昊天上帝/太一」為核心,輔以天地日月星辰、五嶽四瀆、社稷祖先的「國家禮制神祇系統」。 四、魏晉南北朝至隋唐 國家繼續尊崇「昊天上帝/太一」為最高神。 確立「天地、宗廟、社稷、日月、星辰、山川、風雨」等為常祭。 唐代設立「太一宮」「昊天觀」祭天帝。 五、宋元明清 繼續沿用「昊天上帝(上帝)」體系。 明清確立北京天壇祭天,皇帝親祭「昊天上帝」。 配套神系包括: 天地日月星辰 五嶽、四瀆 社稷、先農 歷代帝王、文武先師(孔子) 六、總結(除了楚簡與齊地八神,還有的官方神祇系統) 夏商周 上帝(帝、昊天)、日月星辰、山川、祖先、四時。 周禮五祀、五嶽四瀆。 戰國 各國地方神(如楚之太一),齊地八神傳說,秦封禪山川。 秦漢以降(帝國體系) 核心:昊天上帝/太一。 ...




留言
張貼留言